7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听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汇报,要求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促进有效投资。
今年前5个月,固定资产投资、基础设施投资、民间投资增速相较一季度均有所回落。随着“防风险”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,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监管政策在收紧,外界判断这可能会对后续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一定影响。
为了促进投资,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鼓励地方政府拿出更多优质资产,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各类投资,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,实现良性循环。会议也提出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,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。
发改委投资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表示,地方政府一些使用者付费、有经营性收入的资产,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运营,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、转为PPP模式等,给民间资本更多投资机会,也能提高效率。
对于政府出资的投资基金,会议还圈定了范围,引导资金重点投向公共服务、脱贫攻坚、基础设施等领域,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的支持。
2016年7月份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。意见指出,与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,投融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,包括简政放权不协同、不到位,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;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;政府投资管理亟需创新,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待加强;权力下放与配套制度建设不同步,事中事后监管和过程服务仍需加强;投资法制建设滞后等——为此,意见做出了综合性部署。
意见实施一年后,国务院常务会议评价认为,各地区、各部门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取得积极成效。2013年以来中央层面核准项目数量减少90%以上,据抽样调查办理时间也缩短90%以上,相关改革举措激发了社会投资活力,有力促进了补短板、惠民生。
在此基础上,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码。会议指出,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,在“多证合一”、放宽社会领域投资等方面加快取得新突破。进一步简化项目准入和报建审批,尽快推开规划、建筑、人防、消防等“多图联审”、“多评合一”。
此外,会议指出要出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法规政策,营造公平法治环境,对在国内注册的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,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,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。
吴亚平表示,“放管服”重要的是做好服务,尤其是很多民间资本不大了解政府投资政策和发展意图,有必要优化这方面服务。“简政放权”改革持续推进,在放宽准入的前提下,后续监管需要跟上,避免负的外部效应。
占全部投资比重61%的民间资本,今年前5个月同比名义增长6.1%,比同期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8.6%要低。分析人士还指出,今年PPI等价格指数回升明显,若刨除价格因素,民间投资实际增速并不高,反映当前民间资本投资信心不足等问题。
吴亚平指出,要促进民间投资,有必要打破垄断,包括油气等自然垄断行业,也包括医院、学校等公共服务领域,减少民间资本进入的无形障碍,让民间资本和国企真正实现一视同仁。
近年政府大力推广的PPP模式,实践中有密切关注地方PPP项目的民营企业直言,地方政府真正优质的项目,如一些收费公路等,并不愿意通过PPP模式来实施,推出的项目多是一些未来现金流不佳的项目,这降低了民间资本参与热情。地方人士也直言,优质项目能有稳定盈利,为何要转给社会资本来运作?
现实也不乏将存量项目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,如一些污水处理厂、自来水厂等,原本由地方公营事业单位运作,通过引入专业社会资本,提高技术、经营管理能力,既减轻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,公共服务供应效率改善,项目本身也获得较好盈利。
业内典型案例如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,2004年合肥市住建委趁着“公共事业走市场化道路”的春风,推出王小郢污水处理厂这一优质资产进行试点,诚意招募专业社会资本来运作,至今仍为PPP项目典范。
今年前5个月,基础设施投资(不含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)累计4.2万亿元,同比增长20.9%,增速比1-4月份回落2.4个百分点。
对于基建投资增速回落,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表示,因为去年是“十三五”开局第一年,去年大项目比较多,基数较高,对今年当期增速会有一定影响。不过,今年年初基建投资保持在20%以上的增长,也是多年少见的。
今年5、6月份,财政部连发两个文件,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,坚决制止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,这对地方政府融资会有一定影响。
有中部地级市财政局局长对记者表示,财政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很有必要,但是短期内地方融资确实会困难些,地方财政的压力在加大。
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导向下,在存量资产上做做文章也不失为一种办法。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拿出更多优质资产,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各类投资,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,实现良性循环。
吴亚平表示,盘活地方政府存量资产,既能为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新项目,还能给予民间资本更多投资机会。
融资方式的鼓励必定能缓解当下融资市场收紧的困境,政府对民间资本引入也需要更为规范的模式,从而降低融资出资方的风险,激活建设行业的投资发展。融资模式仍然要回归到PPP模式之中,这对各种建设项目来说,进行全程化的设计、施工、运营才是关键,融资方式在增加,资本流入到建设市场更多,同样也需要回报有价值的建设项目,才能形成发展的可持续性。